诸位受陛下之命,牧守一方,天灾面前,更当上下一心,救百姓于水火。”
“这些日子诸位都辛苦一些,待灭乱贼,百姓安定之时,本王定为诸位请功。”
杨策的话说得客气,态度却半点不客气。
官员们面面相觑,到底没敢提出异议。
山东郡是大郡,郡城官员人数不少,衙门中哪来那么多值房,杨策先打了个样儿,主动提出和刘宝儿同住一间。
贵为王爷都做到这一步了,其他人自然不敢挑三拣四,几人挤一间凑合着住下。
住的问题解决的,杨策吩咐师爷,伙食也按最低标准来。
“百姓忍饥挨饿,你我自然当与百姓同甘共苦,每餐一菜一饭,果腹便可。”
吃不好睡不好,干的活却不少。
杨策将官员分做几班,带领衙役分班次全城巡逻。
文官们首先扛不住了。
能供养得起读书人,家境再差也有几十亩田地,吃穿是不愁的。文官们从小没吃过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一天巡逻下来便磨出两脚水泡,第二天下地如踩在刀尖上,钻心的疼。
也不是不能咬牙撑一撑,问题是不知要撑到哪天到算到头,第三天,便有一个主簿该巡逻时摞挑子不干了。
“我是文员不是武将,凭什么让我巡城,我不去,王爷干脆杀了我算了。”
杨策也没生气,淡淡问他。
“你自己来说,你该做什么。”
那名主簿也是豁出去了,梗着脖子回道。
“清点账册、花名、调度钱粮……”
杨策点了点头。
“好,限你三日内,将过去五年所有赋税核算出来。”
主簿都懵了。
山东郡人口数百万,每年都有赋税变动,三个月都不见得能核算清楚,只给他三天时间,不是为难人吗?
更主要的是,这里头的水深着呢,谁敢沾手就是找死。
“我,下官……”
主簿一时之间找不到推脱的理由,支支吾吾无助地看向师爷。
师爷恨铁不成钢瞪他一眼,只能硬着头皮帮他开脱。
“王爷,这赋税的账不是短时间内能核算得清的……”
杨策不待他说完,便十分体贴地点了点头。
“是我考虑不周,一人核算不清,便多派几个人。”
“让文官都不必巡城了,一起核算账目吧。”
“天气湿冷,炭火有限,把账册都搬到这里来,大家一起坐着还能暖和些。”
这下连师爷也懵了。
当着杨策的面核算,岂不是连动手脚的机会都没有?
师爷终于意识到,杨策早就知道账目有猫腻,就在这等着他呢。面如死灰,汗珠一滴滴从额角滑落。
突然在杨策面前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