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订婚之后,他就物色了一处不错的宅子,是一位致仕官员的宅子,算不上特别豪华,也算清净,关键距离老范家特别近,婚后若若回娘家方便。
老范颔,“有心了。”
旻科趁机对老范说:“世伯,那院子倒还不错,毕竟还是维护一番的好,您在朝中好说话,不若轻工部的吏员帮着看看,我正常出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范觉得有道理,与工部打了招呼,年后回职就开始修缮了,工期预备在四月中下旬结束,正好六月成婚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
他与若若也抽空去看过,都对施工进度和精美度表示满意。
如今若若要经常陪着嫂子,旻科凑过去不太合适,闲来无事,就跑回自己新家当起了建筑学徒。
这一学不当紧,他现这里面大有学问,很快真心喜欢上了这个行当。
以他的实力,学些这些非玄幻技能,自然是手到擒来。
很快就在传统建筑技术上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就,一开始只是跟着学习,很快就能和工部的吏员讨论工程,然后就能在工程中提出很多改进建议。
不过半个多月,就赢得了那些专业人士的认可和尊重。
四月下旬,宅子如期翻新完毕,只差往里添置东西了。
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又朝东的专业队伍,哪里用的着去找民间的小作坊,一应家什全都从部里定制。
工部的吏员并不拒绝这样的订单,他是朝廷的队伍不假,一线的技术人员其实工资并没有想象中高。
旻科的订单虽然要的急,但是给的多啊,这些手艺人,并不介意在正常工作之外加点班。
这种情况朝廷并不约束,只要按时完成上级的指示,其他时间接点儿私活,连宫里都不怎么管。
忙忙活活,时间就到了五月中旬,旻某人终于正式成了贵族老爷,他有下人了。
他与若若两人自然介意自己动手,但是偌大一个院子确实需要人管理。
这样一来,总管事务的管家总得需要一个,院子得有人打扫把,洒扫的园丁就得需要几个,饭总得有人做吧,厨房又得有人,衣服什么的得有人洗吧,将洗衣服的浣衣工又得几个。
便是不要贴身伺候的丫鬟什么的,但是这些人,随便一核算,偌大一个院子,十几二十人,根本运转不了。
遇事不决找老范,“世伯,我那院子还是个空壳,下人我可以从外面找,管家的人选,您能不从族里划拨一个人过来。”
老范认真地看他一眼,轻轻点头,“行,你有看上的人选没有?”
他明白老范看他一眼是为了什么,像管家这样的重要人士,一般府上很少愿意用别人府上过来的人,即便是姑爷家,估计也很难接受从老丈人家来的人。
毕竟,没法保证这个人到底忠于谁。
旻科却没有这样的顾虑,老范家来的人还能忠于谁,最多忠于若若,他与若若还会彼此吗。
“那个……”
“还有什么,一并说了。”
旻科假装不好意思,“若是方便的话,我想着,若是族里有人的话,厨子洒扫什么的也一并解决了吧。”
老范脸上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笑意,“像你这么放心的倒是少见。”
“毕竟自己人用着放心不是,”旻科解释说:“我与若若都不是喜欢操心的人,外人怎么着也不如自己人上心,族里挑来的人,总不至于连若若也欺瞒吧。”
老范点头,“随你们的便吧。”
“那我就和若若先去田庄那边看看,若若没有合适的再请世伯从其他地方调人。”旻科高高兴兴地找到若若,同她一起去了趟郊外的范氏田庄,就是以前滕子京养病的那里。
范家这种大族,自然有专门依附他们生存的附庸族。
比喻滕子京家,世代伺候主家,根本就不姓范,却是范家最忠心的人。
类似滕家的附庸族,范家还有不少。
他们对若若自然忠心,但是听到要随若若到旻家,从此就是旻家的人了,又不那么积极了。
这种情况并不出乎意料,这些人世代为范家服务,打心底里认同范家人的身份,便是跟着小姐嫁过去,却也总觉得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旻科看到一个熟人,是当初范闲牛栏街遇刺时随同的几个护卫之中的一人,是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人。
“我记得你,你怎么还在这里?”
“回……回旻公子,”那护卫迟疑了一下,估计是在斟酌到底应该称呼他旻公子还是姑爷,“小的如今算是半赋闲状态,在田庄里做个小教头。”
旻科注意到他的腿似乎有点儿跛,心中了然,范氏这样的大户,肯定不能再用一个跛子当门面了。
大户人家都是讲究脸面的,你道随便一个人都能在京城当护卫吗,长相不佳的肯定不行。
“还没请教你的姓名。”
那个躬身施礼,“不敢,小的孙博文。”
旻科说道:“我府里缺人,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给你家小姐当个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