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是修行必经坎坷。张梦身为一县之长,人心所向,地蕴所趋。辖区内凡有仙士渡劫,他自有冥冥感应。
又惊又喜。
山海县乃贫瘠之地。有道是“劫后余生”,仙人引来天劫,倘若安然渡过。便可福泽一地。
好处多多。
山精野怪,寻常百姓,均可受其福泽。
大周繁华之地,素来一习俗。喜邀山上修士到特定地点渡劫。
百姓、官员、仙友行以观礼。如若成功,对当地官员、百姓好处多多。如若失败,却又反之……
张梦穿好鞋袜,换上衣裳。幽兰已衣着红裙,端了一盆热水、一床被褥,早在卧房外等候。
她刻苦修行,不曾睡去。她喊道:“老爷,打雷啦,夜里凉得很。我带来了热水与被褥。”
张梦甚是感动。幽兰将他放在心头,一切以他为上,这情谊不可辜负。
张梦道:“不是寻常打雷,是有人渡劫。”幽兰奇道:“渡劫?”张梦道:“幽兰,你喊关不余等人,集结五十兵差,二十捕快,一同过去看看情况。”
幽兰道:“好的。”
她不敢怠慢,衙门内有值夜差,一有动作,一传十,十传百。顷刻间众兵差、捕快甲胄齐整,已经集结完毕。
张梦大手一挥,七十余人向山脉进。出城门后,向东折行。
领路的是一农家汉子。此人对山脉地势甚是熟悉,夜里赶路,需他指引。
雷声不时轰鸣。越来越近,幽兰、关不余等人均也觉察异样。这不是自然雷霆。
是仙士迎来的雷劫。
关不余道:“张老爷,听这雷声,此人是在结丹啊!”
张梦奇道:“哦?你还有听雷辨修为的功夫?”关不余老脸一红道:“哪能呢,我猜猜而已。山海县曾经有一邪修,他入筑基时,也迎来雷劫。却是八十老大爷的迎冬尿,哒啦哒啦几声,便就焉喽!”
话罢。众兵差捕快一阵大笑。张梦也不住轻笑。幽兰满目幽怨,怕粗鄙之言带坏老爷。
张梦道:“那你说说,这会儿又是什么?”关不余道:“三岁小儿的迎春尿呗!”
一捕快道:“非也非也,三岁小儿可小瞧不得。你是没瞧过,那没几两的东西一杵,能尿我房瓦上。依我看啊,这场雷劫与王小果的尿,相差不大。”
那名为“王小果”的捕快一恼,说道:“好啊,你说我虚是吧!”两人一阵打闹。
夜里赶路,这一阵插科打诨,气氛松弛。
越走越近,雷声也渐渐少了。但每过半炷香,便偶尔有雷音炸响。
走半个时辰。领路的老汉指了指一座山头,说道:“老爷,我刚刚瞧见,雷劈在那个山尖尖儿上。”
张梦点头。众兵差捕快收敛嬉笑,队伍严整。张梦嘱托众人,此行不是威喝,不可杀气太盛,不可戾气逼人。
应尽地主之谊,行观礼,尽道义。倘若对方是歹人非人,便另一番打算。
众人上了山头。将兵器收敛,甲胄外套着一层麻衣。看上去只是精壮的乡农汉子。
走到半山腰处,忽听“窸窸窣窣”声响。幽兰道:“鬼鬼祟祟!”甩出鞭子,朝林中深处一缠,再一回拉。
只听“啊”一声惨叫。一名山匪的脚腕,被鞭子缠住,强拉回来,摔在张梦跟前。
关不余、周一龙上前一步,一脚踩在山匪上。山匪“哎呦”一声,是起不来了。
张梦见此人浑身戾气,面容陌生,显非良农百姓。定是山中土匪,在此盯梢的。说道:“绑了!”关不余取出麻绳,三下五除二将山匪捆好。交由一捕快扛着。
张梦加紧步伐,知晓“观礼”怕不止自己一方。但沿路山道并无人迹,心想:“此山怕有好几处上山、下山要道。不知对方来人多少?我这些儿好汉自不怕任何山匪。但此行是为观礼,尽量避免拼杀为上。”
山腰之上,接近山顶处,有一片空白地处。此地视野辽阔,草木茂盛,风景甚美。但风大雾大雷声更大。
大有御风化龙的气势。空地上人影不少。
张梦朝左侧看去,那一片地约莫站着百十号人。
移开目光,在更远处的崖边。
两道人影相隔七八丈,各坐一方,背对众人。全身焦黑,已奄奄一息,摇摇欲坠。
张梦心想:“呀,原来渡劫者是两人,难怪雷劫密集。”旋即一阵奇怪,心想:“这二修士同时渡劫,倒也有意思得紧。渡劫并非儿戏,一般而言,该是一人渡劫,一人护法,互帮互助。但二人同时渡劫,岂不成了‘共赴黄泉’?不妥,不妥,修行不易,但愿二人能渡过此劫。”
回头看向那百十号人。观察其衣着,一大片均是寻常山匪。神色凶戾,外强中干。最前方有几人衣着显着不同,也是一派土匪风气,但更为豪横,地位更高。
显然是“当家”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