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一成年,便不用继续呆在南书房了,大多会被派到六部去锻炼。
对于受皇帝重视,且母族强盛的皇子,成年后的去处可想而知。
他们去的这些部门无一不是重要部门,这是为他们今后的争权打出的第一步。
如今在位的夏景帝已经步入暮年,太子之位空悬,正值盛年的皇子们无一不盯着那万人之上的位置。
夏景帝放任着儿子们的行为,只要不过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到了该培养储君的年纪了。
皇子们相争,正好能让他选出能力最强的人。
就像两年前就成年的三皇子,他便被夏景帝安排进了吏部。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选拔,任免和升降等。这部门不可谓不重要。
除了夏景帝的几分宠爱外,更多的是因为三皇子背后的沈相在运作。
毕竟在大夏,丞相可是天下官员之,六部之。
就连母族不显的四皇子也顺利进了户部。他的母妃只是嫔位,外家最大的官也才从三品,和其他皇子相比显然不够看。
这便是由于夏景帝的看重了,毕竟四皇子的能力在一众皇子中十分突出。
越接近轻雪成年这天,清兰宫内的气氛越加紧张。
内务府一直都没有传出来消息,并不会为他们在宫中举办成年宴了。
显然皇帝将他们母子二人忘得一干二净。
柔妃操心自己孩子的未来,宫人们也都暗自忧心小主子该何去何从。
对于宫人们来说,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饭桌上,看着柔妃一直微蹙着的眉头,轻雪安慰道:
“母妃,别担心,以后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不是吗?”
近两年来,在轻雪时不时的灵气滋养下,柔妃的身体有了起色,不再整日咳血了。虽看着依旧柔弱,但明显不是以前病怏怏的样子了。
柔妃轻叹了口气,看着懂事的孩子,有些难过的说:“都是母妃不好,是母妃拖累了你。”
柔妃一直愧疚于她是外域人,母族没有指望,不能给她的安安一丝助力,只会拖累他。
夏景帝一开始贪恋她的美色十分宠爱她,她进宫不久位份一路上升,更是在怀上安安那一刻被大喜之下的皇帝封为了四妃之一。
可直到她生下了安安,情况就变了。
不断有大臣上书痛斥她生下的孩子污染了皇室血脉,是孽种,天下难容,难登大雅之堂。
加上安安从小反应迟钝,形容痴傻,更是印证了“孽种”的谣言。
夏景帝也在周围人不断的劝诫中,对她由一开始的爱护变得越冷漠,也将她的安安视为了孽种,最后更是完全将他们的母子俩赶到偏僻处遗忘。
而他们母子背后又没有母族的帮衬,这些年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明明该是受人精心呵护长大的皇子,却艰难成了这样,让柔妃如何能不愧疚?
“母妃,你给了我生命,将我平安养大,我感激您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你是拖累?”
轻雪知道柔妃一直以来十分介怀这件事,只能把他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柔妃忧愁的脸上终于露出几分笑意。
她的安安能这么懂事,她已经十分知足了。
在轻雪的安慰下,柔妃的心情渐渐好转,不再提起之前的话题,说了些体己话。
母子俩温馨的谈话持续到天黑,之后便各自回房休息。
明日便是在南书房呆的最后一日了,说实话,轻雪还有几分舍不得。
毕竟在南书房的日子还算悠闲。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淡淡的金色光辉,给整个皇宫披上了一层柔和而温暖的纱衣。
轻雪早早地便起身洗漱完毕,精心装扮一番后,迈着轻盈的步伐朝着南书房走去。
当他踏入熟悉的南书房时,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这地方,也算是他清醒后呆的最多的地方了。
此时,南书房内除了太傅之外,还有几位比轻雪年幼的皇子和伴读在认真读书。
轻雪由于是中途才被安排进来的,他并没有被安排伴读。
其他皇子只要年满六岁就会进入南书房,同时会从大臣的子嗣中挑选两名伴读。
轻雪也算是南书房的异类了,年满十五才进入南书房,自然是一个伴读也没有。
虽然一起生活了三年,轻雪与这些名义上的弟弟也并未建立起什么深厚的情谊,而关系和他比较近的四皇子也早一年离开了南书房。
他和这些人可能连点头之交也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