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见到了年过花甲、重录过《永乐大典》、素有刚直之名的马自强。
“下官翰林院检讨沈念,参见马学士!”沈念躬身拱手,甚是恭敬。
翰林院五品以下官员的京察,由翰林学士与吏部共同核查。
再准确一些来讲。
沈念接下来的仕途如何,几乎全靠这位马学士的评价。
马自强看向沈念。
“沈检讨,你可知,你害得三名司礼监的公公被廷杖二十,害得陛下在文华殿已跪了一个时辰,害得张阁老大雷霆,连早饭都没吃!”
“啊?”
沈念一头雾水,满脸迷惘。
“马学士,这……这……从何说起?下官一心办差,与陛下无任何交集啊!”
马自强无奈一笑。
“昨日下午,你在内书堂讲学,陛下微服听之,听完后,还道了一声:讲学,当如是乎!”
“你说,是不是因你而起?”
听到此话,沈念只感觉脊背微微凉,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捅了这么大的篓子!
他卖力气讲学。
确实是为了吸引万历小皇帝的关注,以此博得御前讲史兼修起居注的机会。
但没想到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司礼监内书堂位于皇宫外东北角,万历小皇帝偷偷去内书堂,实为偷偷出宫。
《皇明祖训》有言:谨出入。
万历小皇帝此举,俨然有违祖训。
另外。
万历小皇帝这句夸赞,夸了沈念,但却辱了一众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日讲官们。
犯下这样的过错,被罚跪,实属应该。
然而造成后果的源头,却是沈念。
那句“讲学,当如是乎”,看似是好话。
但出自十三岁未亲政的小皇帝之口,且是对一个从七品翰林院检讨的夸赞。
下意识就会让所有人觉得——
沈念定然是讲了些不该讲的东西,图谋取悦君上。
一个从七品,讲学怎可能比得上一群大学士!
沈念缓了缓,看向马自强。
“马学士,下官……下官实在委屈,不知接下来要如何应对,请您明示!”
他想先听一听马自强会说什么,然后再思索应对之策。
马自强轻捋胡须。
“你到底讲了什么内容,竟引得陛下如此夸赞?可有冒犯圣人之语或说了些较为猎奇的民间闲话?”
十三岁的万历小皇帝,当下最好奇的就是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物。
而讲学。
若投其所好,那就是将小皇帝引入歧途。
是大忌讳。
这两年已有不下十名宦官因诱导万历小皇帝关注一些奇技淫巧,而被杖毙。
“没有,绝对没有!下官所讲皆为圣人经典,并未引申别意,不过就是讲得久一些、肢体动作与表情夸张了一些。”
沈念的讲法虽然新奇。
但内容非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