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纶好奇是什么信念值得他们千里迢迢做成这件事。
后来想想,没有衡弥生所说的所谓佛教义理,也会有其他宗教流派成为那一个动力。
只是现在全球因为某些历史,不太流行宗教信仰,外人不能理解。
但无论在何时,律法、宗教和暴力都是统治人心的最有效手段。
衡弥生还讲过一个葫芦娃救爷爷的皮影戏故事。
虽是小孩子爱听的童话故事,可就像前一个取经的故事一样,如此经典的人物形象,故事结构,为何没有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衡弥生说这就是古时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他是听王城的老人们讲的。
没有传播到外省,可能是因为没有印刷成册,宣传开来。
不对。
纪纶还是觉得根结不在这。
优秀的作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熠熠闪光。
定是有什么人为现象阻止或者中断了他们的传播。
刚好最近学校有文化传播之类的一些主题讲座,他带衡弥生来听一听,拓展思维。
这种讲座一般在新阳不受欢迎。
有着相同爱好兴趣的新阳学生大都来自崇明书社。
这是在新阳一个很没人气的社团。
朝闻道是指导老师,入学那天就把他拉来充数。
想着方便他用指导老师的权限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纪纶顺势留了下来,还成了社长。
罗锣说他是身兼多职,比首长还日理万机。
纪纶反手把衡弥生也拉进了崇明书社。
反正社团平时就是一些阅读分享活动,还有助于衡弥生开阔交际。
绝不是充数。
今天主持讲座的教授思想开放,不会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讲述,偶尔还会组织一个小型辩论赛,方便学生发表见解。
但学生也精明,大都迎合他在学术上发表过的观点。
衡弥生看着朴实无华,却是让纪纶真心佩服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不时能在他鼓励下说出不俗观点。
教授在台上说着,华龙国是唯一承袭了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尤其是王城制度的建立,有效保护了文化果实时。
衡弥生就突然提到那个取经的故事,他说:“像这样的故事,我只需要在王城花上一杯茶钱,或者撒…耍个赖就能听到很多,可为什么你们都不知道呢?”
纪纶猜他省略说的应该是撒个娇。
“我还注意到,在外省的大家想要查阅某些资料时,必须付出很多的金钱,班长想找一本书时必须到图书馆,动用指导老师权限才能找到一份电子稿,那为什么不向所有人开放资源呢?”
台上教授张了张嘴,没有及时回答。
纪纶猜他想说的应该是,这就是上层知识阶级的垄断啊。
衡弥生小天真。
虽然看书多,从小的生活环境却单纯,家里人保护好,让他养成了通透纯净的性子。
他不知道,除了像他们王城盛产的城主似军阀,根深蒂固的世家,还有财阀、学阀这种东西。
那些人一面垄断知识,一边搞学术腐败。
利益大行其道,只有经典被束之高阁。
“但这……就是对创作者的版权保护啊,”教授道,“如果民众不付出一点代价获取知识,就不会尊重他的创作者,文艺和科学的源泉也不会涌流。我们国家之所以能传承历史,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造成文化割裂断层,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对文化保护的重视……”
教授还讲了很多,让衡弥生一知半解,却也心悦诚服坐下。
但单针对教授认为华龙国文化没有断层的说法,纪纶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文化的闭塞导致阶级不再流动……当民众获取一个知识的代价变得昂贵,这就是一个最大的文化断层。”
除了衡弥生给他讲述过的故事,还有多少文化经典作品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他甚至及其不理解,那些如此优秀的作品会无人问津,无人知晓。
纪纶不是不赞成版权保护,只是仅听首歌就需要高额版权费的年代,对囊中羞涩的人而言,未免太不友好。
文化娱乐对这个社会的大多数底层民众而言,都是奢侈的。
文娱产品的创作者一面讨好上流社会,一面配合着资本压榨中下层,说不清谁对谁错。
纪纶的发言,成功让讲座滑向另一个局面。
众人围绕他的观点又展开了场辩论。
支持教授的,抨击他的……台上的教授紧皱的眉头渐渐放松,好像对这场思想的碰撞乐见其成。
会后,教授特意找到他和衡弥生:“这是个很好的观点,我很乐意看到你们能将它整理成篇,发表出来。这些年,有多久没听到这种新鲜而真实的声音,上个世纪的金发贵族……不,没什么,你们把论文写好,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