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街道办派人过来贴了一张告示。几个人围在门口,伸长脖子看着那告示上的字。
“哎,写的什么呀?”后面的人踮着脚尖问道。
“别急,我看看啊……”一个戴着老花镜的中年男人凑近看了半晌,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
“‘军管取消,成立街道办事处,全面负责辖区内的管理工作,设立调解员、治安员等岗位,管理四合院及周边住户的日常事务。’”
“街道办事处?”有人挠了挠头,“这是什么东西?”
“嘿,不就是换个名字嘛!”阎埠贵站在旁边,嗤笑一声,“以前是军管,现在换成街道办,估计也就是换汤不换药,反正还是有人管咱们。”
“可这调解员是干什么的?”刘海中插嘴问道,眼里透着几分好奇。
“调解员啊!”戴老花镜的人笑了笑,说道,“就是管咱们院子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的,比如谁家闹矛盾了,谁家有纠纷了,都是调解员出面解决。”
“那这调解员谁当?”一旁的许富贵问道,“总不能随便拉个人来吧?”
“估计得有人竞选吧。”另一个人猜测道,“谁人缘好,谁就能当呗。”
听到这话,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哎,我看啊,这调解员八成是咱易大爷的事儿!”一个邻居笑着说道,“他在咱院里资格最老,又是老工人出身,谁不服他啊?”
“就是!易大爷平时就爱管事,这调解员非他莫属。”
“你们就这么肯定?要是别人想争呢?”
“争?谁敢跟易大爷争啊!”那人哼了一声,“咱院里除了他,还有谁能当这个调解员?”
站在人群后的易中海听见这些议论,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有些得意。
他早就盯上这个调解员的职位了,昨晚聋老太的话更是提醒了他,拿下这个职位,才是真正能在院子里说一不二的权力。
易中海回到屋里,关上门,从柜子里翻出一个旧布袋,里面装着些散碎的钱票。
他掂量了一下,拿出几张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心中盘算着。
“这调解员啊,说白了就是看人缘。我得趁着大家还没选,先把人情铺垫好。”他自言自语道,眼神里透着精明。
说干就干,易中海穿上外套,提着布袋出了门。
先去了附近的供销社,买了两斤鸡蛋,又买了半斤白糖,咬了咬牙,又添了几块钱买了点点心。
“这回得花点本钱了。”他心里一阵肉疼,但为了拿下调解员的职位,他也顾不得心疼钱了。
拎着东西回到院子,易中海开始挨家挨户地送东西。
“大妈,这是我买的鸡蛋,给您补补身子。”他笑呵呵地把鸡蛋递给一大妈,嘴里还不忘嘘寒问暖,“您这几天气色不太好,得多吃点好的。”
“哎哟,这可怎么好意思呢!”大妈嘴上推辞,手却非常利索地接过了鸡蛋,脸上笑开了花,“中海,你可真是个好人!”
“应该的,应该的。”易中海笑得像朵菊花,“咱们街坊邻里,不就该互相照应嘛!”
接着,他又去了另一家家,送了点白糖过去,“这糖您拿着,给孩子们冲点糖水喝。”
“哎呀,中海,这怎么好意思!”大妈嘴里说着不要,手却很诚实地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