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人参汤,轻轻地将它放置在皇上面前,语带温柔与关切:
“皇上,您日夜辛劳,臣妾特地为您准备了这碗精心熬制的人参汤,为您解解乏。”
言罢,她微微倾身,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
“皇上下令晋封安氏为常在,想来安氏侍奉皇上定是极为周到细心,真是可喜可贺,恭喜又得一位佳人。”
皇上没有抬起头,心不在焉的说道:
“嗯,安氏确是温婉谨慎。朕已吩咐苏培盛去内务府挑选些物件赏赐于她,以示嘉奖。”
皇后嘴角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附和道:
“皇上圣明,安常在的确值得这份恩宠。臣妾也想略表心意,剪秋——”
她转向一旁的剪秋,吩咐道:
“你去库中找出那些上好的‘云锦缎’、‘翡翠珠链’、‘碧玺耳环’以及‘珊瑚手串’,一并赏给安常在。还有,别忘了将外臣新近进贡的‘东阿阿胶’与‘千年灵参’也一并赏给她,我看她身形略显单薄,需得好生滋补,才能更好地侍奉皇上,早日为皇上诞下龙嗣。”
“是,皇后娘娘,奴婢这就去办。”
皇上抬起头望了一眼皇后:
“皇后贤惠。有皇后治理六宫,朕安心。”
皇后脸上绽放出温婉而谦逊的笑容,轻声说道:
“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分。按照规制,常在位份的配备是太监三人,宫女三人,应当让内务府为安常在精心挑选忠诚伶俐之人前去侍奉。”
“这个简单,让内务府去办就是。”
皇上道。
皇后微微一笑,话锋一转,道:
“不过,臣妾心中尚有一事,想要与皇上商榷。被降为官女子的余莺儿,现已被调回倚梅园做粗使宫女。臣妾念及余莺儿往昔也曾侍奉皇上,虽有过错,但功劳亦不可抹杀,心中总想着能否为她寻个更好的出路。”
皇上闻言,眉头微蹙,似乎在回忆那个曾经的影子:
“哦?余莺儿……”
皇后轻叹一声,继续说道:
“只是后宫众嫔妃对余氏多有戒备,臣妾为保后宫和谐,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安排于她。再者,臣妾身为六宫之首,自当以身作则,厉行节俭。若贸然将余氏调入臣妾宫中,增加宫女编制,恐怕会引来非议,被指有违节俭之道,更恐滋生奢靡之风。”
皇上闻言,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利弊:
“那依皇后之见,当如何是好?”
“臣妾以为,安常在自入宫以来,一直安分守己,行事谨慎妥帖,不如将余莺儿调过去伺候安常在把。”
皇后顿了顿接着说:
“臣妾想着,余莺儿若是能学习安常在的谨慎与谦逊,定能受益匪浅。安常在也定能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余莺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再者,从倚梅园那样清苦的地方调到妃嫔身边伺候,对余莺儿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和恩赐。她定会因此心存感激。”
皇上眉头微蹙,仍带着一丝疑虑:
“话虽如此,但将余莺儿调至安常在宫中,真的合适吗?朕怕她会惹出更多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