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一跳的阿年差点没拉住,还以为糖过期了有毒,可是她刚才看过罐体上的生产日期,还能吃的。
“不是,怎么这么甜啊?”仿佛被糖齁到打了一拳的禾一欣,泪花都要出来了。
这是什么糖?甜到忧伤糖?
不需要吃东西,和不能吃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虽然禾一欣一直都坚持,她现在这个精神体状态,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喝水,晒晒太阳吹吹风就行。
但是,时不时摸出可乐喝一口,哪怕就剩个高温下变成黏糊瓶底的糖浆,也仔细喝点的人,也是禾一欣。
阿年默默观察,发现物资相对充足一些之后,禾一欣才会愿意吃喝。
这个喜好,是根据阿年能不能吃饱,随时变化的。
在阿年有限的记忆里面,并没有哪个成年人会这么包容忍让,因为和她有血缘关系的两位,就从没有把最好的那部分让给孩子的概念,他们不去抢本属于阿年的那份就很好了。
有的时候阿年追在大人们身后聊天,听作为家长的他们偶尔吐槽,现在的孩子嘴太叼,真的很难养,遇到什么好吃的带回家里去,要么不爱吃,要么就吃一小口,哪像他们小时候,就没有不喜欢啃几口的。
当然,这都已经2028年了,作为父母的这一代,基本都是零零后,相比于再往前的上一辈,已经物资更充裕的一代了,家里一口饭舍不得吃,只能互相推让的描述,也是这批零零后父母从他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听过的。
社会发展生活越变越好,每个家庭口袋里也越来越有钱,一代孩子自然有一代孩子的标准,不会发生饿肚子的事情,吃过太多的好东西,就没那么稀奇和期待也正常。
但阿年通通当遥远的故事听,别人家孩子饿不饿不知道,但她没吃的时候是真的饿,家里那对夫妻要不是被居委街道盯着,估计家里都是酒瓶子,不会有阿年能吃的东西。
以及,就算有什么好吃的,也不会轮到阿年,早被分完了。
所以她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护食”和“不知饥饱”的习惯很严重,一度把其他小朋友吓哭,以为阿年要吃掉自己了,还是老师慢慢教,家访频率暴增,让阿年不再饿肚子,才勉强让她意识到,其实吃东西是不用抢的。
和基本生活习惯绑定的坏记忆就这点不好,但凡有个异动,就容易联想。
但阿年也没有想过,会有一天故事成真,在食物紧缺的时候,真的有个把她放在优先第一列,说自己不饿也不渴的人,会在自己正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的时候,从天而降的出现。
和禾一欣相处这几天,阿年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实际上每天都和做梦似的,睁眼第一件事情就是确认,禾一欣还在不在旁边。
阿年还记得,自己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没怎么吃过小番茄,结果一下子吃很多肚子痛,被老师连忙去冲药剂给她揉肚子的时候,有其他小孩子惊讶,这个小番茄不好吃,又硬又酸,为什么还要吃那么多,她那种浑身烫烫不自在的感觉。
后来阿年学会了,那叫做“没出息”,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阿年学会偷偷的学,多去模仿其他人的动作,观察能力倒是突飞猛进。
禾一欣其实喜欢吃零食,偏好甜味,就是阿年观察到的。
所以,在物资的时候翻出一罐糖,阿年第一反应就是拿着去给禾一欣尝尝。
没想到,这种糖甜度超标,齁的禾一欣仿佛被谁打了一拳,舌头都甜麻了。
这个出乎意料的反应,吓得阿年脸都绷紧,嘴抿起来跑去再抱来水杯,让禾一欣漱口吐出来。
但禾一欣却没有就着水杯喝,而是避开了拆组零件沾上发黑润滑油的手,用手臂把阿年夹娃娃一样夹住,“阿年也吃一个,快,尝尝~”
禾一欣暗搓搓期待,阿年也被甜翻一个跟头的样子。
结果,阿年剥了新的一颗糖,吃着只觉得美滋滋,好甜,甚至想留下来泡甜水,慢慢喝。
这罐子糖不是国内产的,甜度要更高一些,阿年以前吃糖不多,但对各种甜度都接纳良好,所以并没有露出禾一欣期待的反应,只觉得一次性吃掉,有点可惜。
用手肘蹭了一下阿年的头发,禾一欣有点乐,“继续去收拾吧,如果顺利,我们在中午最热的时候之前,就可以出发!”
小饼干真是认认真真,一本正经,让人有心软软。
“我其实知道,哪个地方还有糖!”
阿年看禾一欣不喜欢这个甜度的糖,但除了这罐子之外,也找不到其他味道的糖,突然就联想起来什么。
禾一欣手里的动作没停下,她以为阿年说的糖,是几颗或者几袋,那种被遗漏的糖。
“嗯?哪里还有?等待会儿我们把东西装好,可以去看看。”
甜味的东西,是生物无法拒绝的本能反应,虽然禾一欣觉得这糖实在太齁,吃的舌头都发麻甚至发苦,但多存点糖是个好主意,就算自己不吃,也可以拿来换东西。
糖、盐在必要的时候,是最佳的兑换物。
禾一欣就算课本知识学的一般,也是有常识的,甚至还记得糖也算是一种战略物资,也能被称为“战时黄金”。
人如果不吃东西只喝水,可能撑个七天就要挂了,但如果有糖,这个生存时间可以延长到二十天左右。
普通人的生活,是把糖当成零食或调味品的,平时购买起来很方便,没有太多的关注,但其实哪怕是社会平稳的正常时期,一旦超量购糖,都会触发调控和关注,是有限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