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的话,占领了绝对的道德高地,让想反驳的朝臣这会儿也站不出来反对。
商鞅所处的秦国,是一个积贫积弱,内斗不断,村与村之间私仇不断,爵爷和爵爷之间勾心斗角,文明落后的国家。
用后世人的眼光看,他的改革确实是极端。
但如果把后世人放到当时,谁都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
这不是什么科技和经济能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以及各自为战的思想。
李世民不是第一次主持朝会了,也不是第一次布局了,这次不给反对派们机会。
在几个大臣反击了礼部尚书后,不给其余人反对的时机,马上就出手推动计划继续发展。
“那你有没有什么具体方法?”
张路顺着李世民的话,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臣以为,应当效仿商鞅变法,先来个,大唐的徙木立信。”
“何为大唐的徙木立信?”
“想必陛下和在场的各位大臣都知道,商鞅变法之前,先是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只要能把木头扛到北门,就赏百金。
此举是为了让百姓相信,朝廷说话算话。
臣以为,应当先从矿场的抵押开始,举办一场拍卖会,让大家一起来决定,矿场抵押的钱款,应该立多少钱。”
张路说完,李世民马上就接话,就好像下一秒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一样。
“好,就以爱卿你之言!”
皇上都开口了,虽然那些家族已经有铁矿的都不想答应,但他们不会傻到明面和皇上做对。
他们是世家门阀出身不假,不代表了他们有力量能和皇帝明着作对。
不然他们自己怎么不坐皇帝,而是李世民坐这个皇帝。
元家。
薛世良,牛芳裕,元礼三人都在这里商量朝会发生的事情。
牛芳裕问元礼:
“你说,陛下为何会答应此事?他难道不怕那些世家反对吗?”
元礼神秘一笑:
“你们有所不知,当今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和前太子李建成斗的不可开交。”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谁不想当皇帝?这和今天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当初,支持秦王的大多是关中和右陇之人,且多出身庶人、寒门、将领、无名之流。
前太子李建成就不同了,裴寂、李纲、冯立等等都是名人名门。
且秦王曾经在河北道不得当地大族人心,太子李建成在河北却很得这些人之心。
所以,这些人都和秦王不对付。
再加上,太上皇进入长安后,大量收拢了前朝旧臣,以及长安当地世家门阀。
所以当秦王有能力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这些人都给秦王使过绊子。
再看秦王玄武门之后,成了皇上后的所作所为,不都是一直在打压这些人。
你说皇上怕不怕这些人的反对?当然不怕,当初他们不支持都被秦王登基了。
如今只是改革一个铁矿,当然不怕了。
要是我,他们只要敢闹起来就全杀了,正好找不到理由。”
薛世良和牛芳裕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
“元礼兄真是博学多才啊,知道这么多。”
“哪里哪里,家传嘛。”
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