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现在是多少度了,许岁安想着,顺手拿出温度计放在外面。
零下十七度,许岁安看见这个温度心里叹了口气,她想,怪不得她觉得出来时更冻的慌了。
因为外面的温度着实底,她家现在也不要求把整个院子都清一遍雪了,只要清出她们需要行走的道路就可以了。
许岁安不知道其他人家现在是什么情况,但她们家目前一切正常,也没有人这在几天里生病。
村医冯子苓家。
这两天,冯子苓可愁了,她甚至开始后悔自己选择做一个村医了。
事情还要从前两天说起,因为这几天的持续降温,所以村子后面又有人染上了风寒。
可外面大雪封路加上大家都知道镇子上药材价格贵的离谱,所以就会有怀着各种小心思的人,像是认准了冯子苓一样,持续不断的向她求药。
冯子苓这里确实是没什么药了,之前她给家里专门留下的一副药,也已经用了。
但总有人不相信,她们觉得冯子苓作为村医,肯定会给自己再留几副药。
一开始,面对这些人,冯子苓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着,甚至她怕这些前来求药的人病情加重或者是染上风寒,还会好心的让她们进到屋子里面。
但她这种善心并没有为她带来善果,冯子苓家也搭火炕,有火炕的屋子真的非常温暖。
有的人进入到这间屋子后,就不愿意走了,这怎么行,冯子苓当时就明白自己做错了。
不过她家人数比较多,加上两个学徒,家里共有十个人,所以在一番拉扯后,大部分赖着不走的人都成功的赶走了。
但有两个发着高烧的人却被丢在冯子苓家了,面对这两个人冯子苓很头痛,治是治不了的,她这里没有多的药材。
留下也不可能,如果留下,这两个病人还要消耗她家的粮食,同时还得找人照顾她两。
冯子苓作为一名大夫,内心对病人还是有些怜悯的,她当时纠结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把两人留了下来。
在温暖的屋子里,用外面的冰雪帮助两人降温,同时也给她们喂了一些粥。
冯子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但当时她过不了自己的良心那一关,她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再不管不顾的把人送回去,基本上就是让她们去死了。
就这样过了一天后,冯子苓发现,她的方法是有效的,这两人真的退烧了。
没再耽搁,看着这两个人情况好转了,冯子苓立马带着自己的学徒将两人送了回去。
回来的路上,冯子苓的鞋子、衣服已经被浸湿,她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
在她们辛辛苦苦将那两人送回家时,她们的家人不仅没开门,而是让冯子苓把人带回去。
在外面等了一会儿,任凭冯子苓好说歹说,明确告知这两人已经退烧,但就是没有人出来。
冯子苓当时心都冷了,在其中一个学徒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后,她狠下心,直接将人放在门外就离开了。
她是不可能再将人带回去的,非亲非故的,在粮食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出饭出力的白养两人一天已经很不错了。
但这事不知怎么,竟然传开了。
今天,又有人在外面敲门了,冯子苓没再应声,也不会再开门。
但那些真情实意的哭喊却是真真切切的全都传到她的耳朵里面了:
“大夫——,大夫——,救命呀——,大夫——”
“求您开开门吧,就算没有药,让人进去暖和一下也好啊,说不定就和之前那些人一样就好了呢。”
“大夫——,我爹发烧了,求您让他进屋子暖暖吧,这么冷的天,他会死的……”
“大夫——,我们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求您发发善心吧……”
“大夫——,我把我爹就放在你院门外面了,求您救救他吧——”
……
面对这些哭喊,冯子苓无能为力,她虽是大夫,但手中无药,她救不了其他人了。
“娘,你可不能再心软了,我们家没那么多粮食。”冯子苓的女儿提醒道。
冯子苓她娘也怕冯子苓又心软,看冯子苓表情木然的样子,急忙补充道:“是啊,我们家本来人就多,你得多为家里人想想啊。”
“而且我和你爹年纪也大了,你就不怕那些风寒会传染给我们吗?”
听着这些话,冯子苓苦笑一声,“我知道的,我不会再做傻事了。”
哪怕外面真的有人会那么狠心,将家人直接丢下,只为堵她的善心,冯子苓也绝不会再去开门了。
她已经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如果再继续无底线的接纳,就相当于将自己的家人往死路上拖。
冯子苓不是圣人,她也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牵挂,而且她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其他人,她这里没药的事情。
但是外面的那些人还是选择继续这样不依不饶的找她,冯子苓也有些生气了,她决心不再管其他,就当作外面没人好了。
村长徐玉竹家。
徐明珠的儿子在这次降温中,不幸的中招了,他半夜时突然发起了高烧。
万幸这次家里有火炕,有囤好的中药,在一番折腾后,徐明珠的儿子徐小宝终于退烧了,现在睡得正香呢。
“还好还好……”徐明珠喃喃自语道,她想起上一世自己儿子死亡的场景,后怕的握紧了儿子的小手。
“小宝,这一次,娘终于把你给救下了。”徐明珠笑中带泪的说道。
这时,徐玉竹应付完院子外喊话的人回来了,“明珠,小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