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饮食和文化完全不同,但是一大家子人居然都能适应这边的生活。
元瑶带着他们出去溜达了几圈,不管是谁都有了自己能说上话的朋友,加上他们在这边也没什么事儿,每天吃完饭都会沿着海岸线溜达溜达。
江城还是之前的工作作息,不过
随着越来越接近过年,江城回来之后就说了他之后的安排。
“年后我把工作交接好,就要等着报到了。”
“三哥说年前他要来这边,年后他再开车回去,能帮我们把冰箱给带上。”
元瑶今天和李翠花包了饺子,包的是这边的鲅鱼饺子,还做了一个鲜虾馅儿的,一会儿一锅就给煮了。
这些东西现在安安也能吃了,专门给她给味道做的很淡。
江城洗了手,也坐下来帮忙。
“行啊,那些不好带的我们就寄回去,那些能带的我们就带回去。”
回去的人多,他们这么多人争取买一个车厢的票,东西带再多也不怕。
元瑶嗯了一声,“现在还没过年呢,不用这么着急。”
元良抱着安安在听广播,每天下午这边都会读当天的新闻,也让老百姓能了解最新的政策。
可惜他们大队现在改变了不少,不少之前元良做得不错的地方,都被李队长给改了。
方圆兄弟俩也在包饺子,“没事儿,年前就寄上一批东西回家,年后老三估计还在路上呢,也不一定能及时取回去。现在他和大姐都在家,谁能拿回去就拿回去。”
“都行。”
元瑶本来觉得家里东西不多,毕竟他们就三个人,其实真没添置什么东西。
但是吧毕竟是过日子,今天添置点儿明天补点儿啥,日积月累的还是慢慢多了不少东西。
至于安安的那些东西,尤其是摇篮那些,她和江城都商量过了,这些就给家里马上生产的战友。
等他们走了,就把东西给人送去。
至于这个房子最后送给谁,他们也不关心。
元瑶煮饺子的时候,又把之前就蒸好的海鲜给拿出来,自己又调了料汁儿,一家人开始吃饭。
过年前,元瑶带着一家人出去逛了一圈。
“我给大姐拍了电报,今天我们就打电话给她,上次寄了我们家里的东西,还给她专门寄了一些特产,让她记得跑几趟邮局。”
李翠花现在坐船也不晕了,甚至也能跟着儿子一起去甲板上,看看海天一色的美景。
阳光照耀下,金灿灿的晃人眼。
元良则在和小闺女说话,“江城这马上就要回去了,你和他说没说现在江家的情况?”
元瑶点头,“说过了,但是江城已经说过了,现在已经分家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再去关心他们,若是之后他们分家倒是可以找我们作见证,毕竟是亲兄弟,也关系到之后的养老。虽说养老和我们没关系,但是最好是说清楚,免得之后黏上我们。”
“这就对了。”
现在江家妖风四起,之后是个什么样也不一定呢。
元良冷眼看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也就江老头老两口觉得他们能凭借手上那点儿钱,能把几个儿子给压住
但是聪明点儿的人,仔细一算,就知道老两口手上其实也没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