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良这时候站起来,压了压手,等下面的人不说话了,这才开始说自己的计划。
“木炭的事儿,明天我们会把每个人的分工张贴在大队的公告栏上,我想和大家说的是,趁着现在还没有下雪,公社这边看重我们大队的自然环境,这几年我们也算是丰收,所以决定给我们大队修路,但是是石子路。”
“石子路啊那也比不上公社啊?!那边都改成水泥路了。”
“修路总比不修路好吧?我们这边每次拖拉机来一次,那灰尘老大了,我家院门都不敢关上。”
“说的也是,总比没有好吧,要是石子路的话,冬日里串门都方便了。”
“”
一说起这个话题,大队的人立马就开始讨论了。
这可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儿。
元良再次提醒,“我们本来也觉得很好,但是大家去过县城和公社,自然是知道水泥路的好处,本来我们今年多养了猪,要是我们少杀一点儿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但这样就亏了我们的嘴。辛苦了一年,也不能让大家过年都不能安心。”
没等下面的人开始说话,元良继续道,“也正因为我在家很愁,瑶瑶才想起了这个法子,我和会计已经算过了,我们这段时间辛苦一些,不管是我们辛苦养的猪,还是过年能分的钱,亦或是请电影放映员来放电影,包括我们能修的水泥路,都是可以做到的事儿。”
这话一说,群情沸腾。
“哎呀,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你这不是废话吗?大队长说得还能有假?”
“我们大队长真是一心为了我们啊。”
“”
短短一会儿的功夫,所有人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来回翻转。
元瑶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恭维,神情没有丝毫的波动。
这些人的话,听听就行,不用放在心上。
元良后面说起的请愿书,在前面这些话的铺垫之下,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一晚上的大会,大队的人直到散场之后,也一直在讨论这个事儿。
本来他们大队就是公社里数一数二的生产队了,这要是修了水泥路这怕是稳稳地第一了。
元家人等到元良忙完之后,这才一起回家。
晚上开会的时候,李翠花没来,就在家里看着安安。
现在天气冷了之后,晚上弄个火盆放在屋子里,整个屋子都是暖烘烘的,李翠花就在小幺屋子里,看着孩子睡觉,自己手上也在整理黄豆。
可以开始晒豆豉了,这种要粒大饱满的黄豆才好,她就趁着这时候挑一挑。
旁边的煤炉子上放着水壶,一会儿家里人洗漱也够用了。
火盆里,还给老头子和孩子们烤了几个红薯,一会儿回来就能趁热吃了。
元瑶和元良在路上也在讨论这个木炭的事儿,修路的事儿,她是不掺和的,虽说帮忙弄木炭也能帮她爸把路修起来,但根本原因还是为了自己的家里人。
方圆小声道,“公社里也有人问,你们明天再去公社转转吧。”
公社这几年条件好了之后,有些单位也集中修建了筒子楼,条件嘛……自然是比不上县城的房子了,暖气更是没指望了。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