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主公你快勒马图片表情 > 第44章 你就是个搬运工(第2页)

第44章 你就是个搬运工(第2页)

再颠倒黑白也没法说这是为了赚钱。

让卫东还挑了个他熟悉,脾气很耿直的稽查问,这汉子默默摇头。

所以表情严肃的只好再问:“那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

让卫东心想老子有钱,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但看这几位的中山服,他也知道这个答案肯定不行:“目的当然是为了证明shZy的优越性啊,你们有到货运码头看过吗,有到工厂垃圾站看过吗?他们不还是一样在流血流汗?如果几十年过去,他们还跟旧社会一样苦,怎么体现我们的优越性呢,所以才要让劳动付出得到更多报酬,过个幸福的春节,记者就去看过,拍过照,我也是在那里遇见他的。”

这话本来很打脸,可后面提到了记者,愣是让这几位表情严肃都生生按捺下去:“这个记者是怎么回事?”

让卫东推得一干二净,更不会把小少妇卷进来:“就是在码头、工厂垃圾站遇见他的啊,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现问题的人,那得去找他,我只是正好在做这点微不足道的社会贡献,所以他也很激动,拍了很多照片带走。”

对方彻底无语,基层最擅长的遮掩问题,这下完全搞不定了。

最后憋出来句:“我们是万商贸易行专案组,跟我们去见见领导吧。”

让卫东心里都猛的颤了下,他其实很不知道该怎么和这种局面打交道,完全是用四十年后的态度来硬撑。

因为他知道这种专政手段有多强硬。

这下有点理解,董雪盈要抱着孩子当挡箭牌了,真是迫不得已啊。

可无意中这么一抬头,跟小警察对了对眼,那边也默默的对他眨眨眼,还嘴角抽动算是笑了下。

意思传递得很明白,不怎么凶险。

让卫东内心就赌一把,拍拍凤雏的肩:“你带孩子去码头,先把今天的工作名单给确认分,待会儿我去谈完了来钱。”

董雪晴似乎就没她姐姐那种动不动一根筋的倔强,尤其感受到让卫东在她肩头捏了下,轻声点头说好。

其实就等于把他的去向传递出去。

本来有个白制服都动了下想制止的,他们中间也有人悄悄拉住了。

尤大神的招儿还是很精妙,捅给央报之类的媒体,获得舆论声才可能把他们解救出来。

现在也变相的成了让卫东的护身符。

而且还恰恰就是董雪盈自作主张的这点最后报信改动。

原本可能在新闻里提到尤启立等人的名字,都没了,而只是在群众来信中说到了姓让。

这下连跟在后面的几位白制服、税务,都成了让卫东的证人,看着他跟了专案组走。

在央报都已经提到过这起事件以及省里都关注成立调查组的情况下。

只要有一个人产生明哲保身的念头,都会把整个局面的谁是谁非给记录下来。

所以居然所有人都跟着到了市里大院。

这年头的庙堂大院也不像后来那样高深莫测。

披着棉袄的市领导看见让卫东还笑起来:“我去慰问看望你的时候,才提出要学车,现在居然已经开始带领车队搞投机倒把了?”

让卫东横下一条心,来都来了还摸烟:“怎么就商业活动都叫投机倒把了,您来颗这,先跟您确认了什么叫商业活动,再给您汇报下我这空手开回一辆车来的合法故事,从来没跟人说过,您看是不是犯法。”

其他严肃的专案组都退了出去。

当时拍板同意救人英雄去运输公司学车的市领导,真接了烟点上:“你们这套不就是产品搬家吗,商业自然是不能没人搞,但国家不是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机构和人员吗,只要保证把工厂的产品从产出到销售,满足了消费者和生产单位需要就够了,却硬生生要多出来你们这些中间环节赚取暴利,这就是投机倒把!”

让卫东出乎意料的用了个四十年后最熟悉的说法:“您到货运码头跟工厂垃圾站去看过吗,还有无数城市贫民过着很艰苦的生活,没有工作的妇孺一天的收入只有一两毛钱,这就是商业不达的结果,如果商业达起来,无数没有工作的人,都能开个小店、开个小饭馆、开个烧烤摊也赚钱养家,产品搬家的过程中,如果更多环节能赚点搬运费,整个社会就富足起来了。”

这是被电商击溃的实体店最多说法。

领导其实认真在听,马上反驳:“还是这些商品,怎么就凭空富足起来,卖得越来越贵?”

真来个搞经济的,没准儿说复杂了还没法解释给这些老革命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