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还没成年就出来上班啦?”
“这不就是一个Q版的渔船嘛!”
“这也能出海,这遇上风浪不翻喽?”
“就知道你们是这种反应!”白朋看到大家的反应哈哈一笑。
“这是挪威出的一款10米级的小渔船。挪威的造船技术和工艺,特别是渔船,世界闻名。”
“视频里的这艘Bergsund,虽然速度算不上多快,但是它的航程非常远,稳定性也很高,从视频里能看出来,吃水非常深,载重重心低,稳定性就越好。”
“船在大海中的稳定性无外乎就是船体形状、负载情况、海况、艏楼高度和艉楼高度、水线长度(LWL)与排水量(DWT)比值这么几点。”
“船体设计的合不合理决定了这艘船能不能适航。”
“就视频里这艘Q版渔船来说,它的建筑物分布相当均匀。艏楼和艉楼的高度差很小,这样也不容易在成倾覆或者颠覆。”
“那你刚才说的那条20米的船,那个有照片吗?”看完视频,几人又问白朋。
“有啊!等会啊!”
白朋在手机相册里一通翻找。
“嗯,这儿了!”
把照片发到群里。
“嚯,除了船首不是圆的,尺寸大了一号,跟那个Q版也差不多啊!”
“还是上下两层的建筑,驾驶室的视野看着很宽阔啊!”
“你看它和旁边的船一比,同样的长度,它却比别的船高出来那么多,看着就大。”
“不是,我说老三,这么个大家伙你觉得开它出去钓鱼?划得来吗?”
看完了照片,陈杰豪的疑惑更深了。
“其实这条船应该算是多用途的。”白朋想了一下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此话怎讲?”
“据曹老师和饱汉子说,这条船是造船厂捐给咱们学校的,算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往后主要的用途是科研和生物样本的采集。”
“当然了,最后这条船的归属是学校,但是管理是归在咱们海钓社的。学校会出资一小部分作为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燃料费用。其他的就要咱们自己想办法了。”
“这也是我跟着去研究风光柴蓄混合发电动力在小型船舶上的应用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做到新能源动力,那么这条船的日常出行成本将会降低非常多,日后对于船厂的产品研发也会提供很多实际运用的资料。要不人家为什么白送给你。”
白朋说完,剩余的6人惊了。
“啥情况?”
“车有了,这船也要有了?!”
“这不是要把别的社团羡慕死?”
“老曹和饱汉子能量那么大吗?”
“当然不是,这里面出力的还有浪鱼小分队和老木鱼F4的几位大佬,要不人家也不会那么痛快的答应。”白朋解释道。
“这样啊,估计是他们想以后出去钓鱼更方便吧!”熊思明想到了什么笑道。
“那你这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什么时候能开上船?”
“我们毕业前还能不能上船玩儿玩儿?”
大家现在最关心的莫过于白朋跟随的团队研究到什么地步了?
“这个啊……”
白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我的这个环节刚起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