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大明帝国之崛起最新章节 > 第918章 考察团1(第1页)

第918章 考察团1(第1页)

1832年1月4日,大明帝国江城汉王府。

回到老家的朱铭轩正在听取陈怀民的汇报,这是军情局意外截获的情报,虽不是关系到军事上面的,但关系到了人文主义。

“陛下,这是一封由哈尔科夫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上面汇报了乌克兰饥荒的情况!”

“上面的这些数字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我想这简直是惨绝人寰的事件,但这一情况似乎被沙俄工团当局压制了下来!”

“如果我们需要舆论宣传的话,那么这刚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怀民把一封已经破译好的电报交给了朱铭轩,坐在椅子上烤火的朱铭轩看着那封电报上的内容没有一丁点的意外。

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还是来了,造成这场饥荒的不是老天爷,而是沙俄的官员们。

“2800万乌克兰农民流离失所?但是鞋匠他们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外出口粮食?”

“去年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多少粮食?”

朱铭轩扭头看向自己的新秘书长陈融清。

这个陈融清是杨子卿给他找来的新帮手,同样是一位聪明能干的青年,思维敏锐善于察言观色,放在古代也妥妥的是个军师幕僚。

在杨子卿去和渔夫搭班竞选首相后,陈融清就代替了杨子卿的职位,每天的跟在朱铭轩的身边鞍前马后。

他的哥哥也在为朝廷效力,目前在海外当大使。

不过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家子人都是江浙人士,家族是根正苗红的江南东林。

这批有东林背景的青年被朝廷重新启用,很难不让人想象是不是皇帝年纪大了,又想要重新搞文治?

当然这都是下面的人乱猜想,启用这些东林青年也不是朱铭轩特意要求的。

没办法谁让这些有才华的人出生在东林世家,他也是因为爱惜人才才不介意这些人的身份。

至于说他朱铭轩年纪大了想法糊涂了,那简直是胡扯。

“沙俄去年给我们提供了68万吨的粮食补偿,这些粮食对于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每年帝国粮食产量有万吨。”

“这些偿还战争赔款的粮食我们根本不需要,把这些粮食从沙俄拉回来运输回本土储存的成本比买粮食都高!”

“所以这批粮食基本上都给哈萨克汗国或者西伯利亚的那些难民了!”

陈融清思考片刻后开口说道。

说到底大明帝国对沙俄提供的粮食根本不在意,大明帝国的海关总署还担心沙俄方面提供的粮食有问题,万一沙俄这个混蛋往粮食里面加点“佐料”害了大明人怎么办?

所以说在能够确保粮食内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大明帝国一般不会向外进口粮食,反而会把多余的粮食出售给盟国。

跟大明帝国关系好的巴列维王朝、内志汗国百姓往往会吃到相对低价的粮食,不至于在经济萧条时代闹饥荒。

除了对外出口粮食以外,大明帝国还会把粮食送到海外的教堂或者说是道观里,用提供粮食饭菜的方法大明帝国可是招揽了不少海外洋人信徒。

“陛下,这可是个好机会,一个让沙俄陷入混乱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