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飞船动机也同步启动,炽热的气体以一种较为和缓的度从喷射口喷出,虽然无法推动飞船移动,却刚好抵消了因为机枪射而带来的后坐力,同时保持了飞船船身的稳定,令其不会晃动。
还未等子弹洪流到达标靶飞船,机炮也开动了。
两枚硕大的炮弹以更过子弹的度从炮筒之中轰炸了出去。
它们的后坐力更强一些。虽然经过了专门的低后坐力设计,也即炮弹的尾焰会向着抵消后坐力的方向喷射,但终归无法完全消除。
而这一部分无法消除的后坐力,会为飞船带来猛烈的晃动。
但没有关系。
在设计之中,李青松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诞生自空间实验室的飞船姿态控制系统随之威,飞船推进器同步启动向着相反方向喷射,力道不大不小,再度刚好将这一股后坐力抵消。
于是,那艘标靶飞船先是被上万子弹打的千疮百孔。后面,两颗炮弹到来,直接将它炸成了碎片。
完成了第一次演习作战,这艘水星级战舰没有停顿,立刻开启转向加,在原有惯性度的前提之下,向着另一个方向飞去。
通讯员仍旧在不断报告着各项参数,驾驶员随之进行调整。没过多久,另一艘标靶飞船进入视线。
这一艘标靶飞船的度更快一些,但没有关系,此刻战舰的度也已经提升。
仍旧是一阵猛烈的炮火射击,它再度被打成碎片。
然后是第三艘,第四艘……
到了第五艘时候,情况又不相同。
这第五艘标靶飞船具备相当强劲的动力。在战舰的追赶之下,它拼命加,同时不断进行随机机动,以躲避射击向自己的子弹和炮弹。
几轮机枪扫射都落了空。
于是一枚星际导弹骤然射。
在尾部尾焰的猛烈推动下,这枚导弹在原有度之下,又骤然加了三公里每秒,且仍旧在快提升之中。
不仅如此,在自动追踪单元和外部引导的帮助之下,它牢牢锁定了那艘拼命逃窜的飞船。
目标飞船一个剧烈转向,星际导弹也随之转向,且转向更快,度也更快!
最终,星际导弹追上了它。
在撞击前的一瞬间,导弹战斗部里装载的15okg高爆炸药轰然爆炸。
虽然这里没有冲击波,但炽热的高温和横飞的弹片仍旧一瞬间将这艘标靶飞船摧毁。
李青松之前一共设置了12艘标靶飞船。
这些飞船的状态各不相同。有快逃跑的,有拼命机动的,有释放干扰的,有装备了厚重装甲的。
但无论状态如何,在这艘水星级战舰的进攻之下,不到五个小时而已,12艘标靶飞船全部被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