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党不营私呢?为什么结党一定要营私?”
“何况,若是有才能的人碰到了难处,且也不触碰大明律法,帮一帮又何妨?”
“人呢,刚正,是好事。”
“可是,刚正过头了,可就是愚蠢的事情了,想要大明江山稳固,朝臣也罢,皇帝也好,都需要彼此协作才能做到。”
“大家各怀鬼胎,这江山倾覆颠倒,也不过是朝夕之间。”
“倘若你学不会释放圆滑,不知晓人情世故,那,只有死路一条。”
朱武说这些话,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倘若于谦懂得迂回,懂得适当的让步,那么一切都会好说。
一切都好做了许多。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于谦这个人,太认死理,说他是有些读死书了都不为过。
“于大人,我虽然比你年轻,可也知道一个道理,从来都是人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去适应人。”
“你想做好,做好事,做对大明有益的事,但前提是,你得知道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做到最好。”
“因地适宜,进退有度,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于大人,你,过得太顺了,你既不是那种穷苦底层百姓出身,你家中还算殷实,也不是世家贵族出身,没有纸醉金迷。”
“可你,太顺了,人生太顺,就觉得自命不凡,就觉得我之言语即是道理。”
“于大人啊,这想法,该好好改变了。”
“哪怕是强迫自己,会让自己感到不适,那也要尝试。”
朱武说了很多话。
甚至是可以用苦口婆心来形容。
哪怕是对朱瞻基,朱高炽,朱武都没有这么尽心尽力的劝导过。
但于谦不一样。
毕竟,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人,一个难得的人才。
这样的人,着实需要好好引导一下。
虽然现在大明发生了很多变化,虽然朱高炽不在因为肥胖身体虚弱多病而折磨,朱棣也不会提前老死
可。
于谦不一样。
被朱武说教了很多,于谦也是愣住。
朱武的这番话,深深的在于谦的脑海中回荡着。
尤其是朱武说出来的那些观念,的的确确是让于谦受益匪浅。
又或者说,让于谦大受震撼。
于谦听完后,当即起身,对着朱武深深的鞠躬下去。
神色之上,满是心悦诚服。
“侯爷不愧高师,
如此才学,能力,实在佩服。”
“侯爷所说,下官定会铭记于心,也会……也会尽力去做。”
于谦接连说着。
对于朱武的一言一行,他的确是大受震撼。
看着于谦这个表态,朱武也算是小小的松了一口气。
说了这么多话,朱武倒是也不要求于谦能够全部做到,事实上,他要是能做到一小部分,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他自己的帮助,也比较大。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大人,慢慢来吧,还有时间。”
“来,我们继续喝酒。”
朱武招呼着,没有继续和于谦讨论正事。
哪怕于谦想要问问什么的,也被朱武三言两句挡了回去。
太过于操心了,也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