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者数目又极为有限。这样是不是就要走精品化奢侈化路线?”
“这是一种方向。”小柳津奈绪同意,但又提出,“不过现在说能道具没法量产还为时过早哦。”
“哦?”
“能力者只能手工打造,不代表能道具只能量产。举几个例子。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分拆。”
“比如制作芯片的硅晶圆,一开始也是一整块板子。但是后续就会被切割成几百份,然后用复杂的光刻和蚀刻工艺在表面形成无法计数的微型电子元件。”
“这个思路很好,但估计不可行吧。”高田旭想了想说道。
“毕竟就算是能道具,恐怕也跟通道有关。连能力者都只多出一个通道,能道具就算被分割开来。通道的问题也很难解决吧?”
话是这么说,但高田旭觉得灵智学已经有很深入的研究。
搞不好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案真的可行——分割或共享连接精神界的通道。
“嗯,像晶圆或平面玻璃那样夸张是有些难以想象。但能力者跟现代的产业链相结合。这是一个容易联想的方向。”
“能力者本身可能算手工业者,但有可能通过一些方法简化他们在产业链中所需要付出的劳动。”
这里,小柳津奈绪又提出一种工艺上的假设。
“比如如果有一类材料,进行特定加工后可将能力者赋予的能力进行固化。”
“啊,所谓的‘赋予’,我认为就是你说的那种定位能力,或者让玩具自己动起来的能力这类。有别于那个什么什么光的召唤类。”
“嗯,这么分类很贴切。这想法感觉真的可行啊。”
从材料和工艺入手是量产能道具的不错着眼点。
毕竟“定位指针”看起来原材料就是普通的线和钢针,一眼就像堀田手工打造的,和工业品不沾边。
而那个信号弹就不好说了。
“呵呵呵。还可以再多崇拜我一点。”小柳津奈绪今天情绪格外的高涨,她迎着高田旭的视线还眨了眨眼。
“还有就是你提到门口那台机器。虽然听说造价十分昂贵,不过不管是素材本身十分稀有,还是因为工艺繁琐。”
“这都证明能道具可以做成这么复杂的机械。那就有两种思路。”
“第一是将几种能力组合起来,再结合本身的机器结构、控制系统等等组合为一个功能整体。”
高田旭还在考虑小柳津奈绪所说的“附魔”的可能性。
如果真的能行,那对导弹使用堀田的锁定能力的话……
这么一想,反而奥村和堀田这样的能力更容易直接派上用场,黑之书也算吧。
其他能力往往都有很多限制,这两个混球能力的约束都很少。
不过代价是奥村的投射范围小得可怜,只能对接触的物体生效。
堀田甚至只能用自己的手指,不知道脚趾行不行。
不如说堀田智的“定位”就是专为制造能道具准备的。
算了,高田旭提醒自己把思绪打住。
想象是容易的,但能力要满足一系列约束:精神界和通道的规则都十分严格。
哪怕真有能将能力固化下来的材料与工艺,恐怕也不能把一种能力随便搓扁揉圆就附加上去。
望文生义不可取。
“第二种思路就是制作一台能力母机。”小柳津奈绪继续兴高采烈地挥道。
高田旭听得很认真,但突然想到。
呃,自己是不是太没志气了?
也许小柳津奈绪的思维不切实际,太虚高太空。
但至少人家敢想啊!她一开口永远像是主导变革的主角,站在这样一个居高临下的立场思考。
高田旭就满脑子是打工人思维。
说到能力研究,以后就是研究异能的学术民工。
说到能力产业,以后就是能力高级技工。
什么能力牛马。
大胆一点,好好开能力,在这场变革里自己说不定能抓到翻身做主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