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执戟郎是什么 > 第243章 世子暴怒 拿下两府(第1页)

第243章 世子暴怒 拿下两府(第1页)

济南府济南城鲁王府

十九岁的鲁王世子陈东煦,看完手中的情报,难以置信的看着台阶下的区康,“这是真的?我父王和母妃都已经……”

陈东煦不忍心说出去世二字,只是死死地盯着区康,区康声泪俱下的答,“世子殿下……是是真的,根据探子回报,

当时,王爷宁死也不投降,王妃娘娘为了不让王爷为难,抢过王爷的佩剑,先行自刎了,王爷…悲痛欲绝,随后也自尽了!”

听完这些话,陈东煦脑袋上青筋暴起,面目狰狞又咬牙切齿的怒吼,“啊!……杨起,不报此仇,我陈东煦誓不为人!!!”

就在这时,一个亲卫匆匆忙忙的冲进来,“禀告世子殿下,杨起和冯唐五日前率大军分别从河南开封、彰德二府分东西两路

进入我兖州府、东昌府境内,已分别拿下四五座城池!”

“什么?!”陈东煦激动的从椅子上跳起来,“速速派出援军支援二府!康叔,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一定要挑选骁勇善战的可靠之人领军!”

区康郑重的点点头,“世子殿下放心,我这就去办!”说完,转身朝外走去。

………

经过十多天的激烈攻击,整个兖州府如今只剩下曲阜城这一座府城还在负隅顽抗。

东路大军主帅杨起站在营帐内,望着地图上曲阜的标记,眉头紧锁。营帐外,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在呼应着战场上的紧张气氛。

曹正淳快步走进营帐,抱拳行礼:“王爷,如今曲阜城久攻不下,若强攻,我军恐有不少伤亡,不如再派人劝降?”

杨起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正有此意。只是此次劝降难度不小,需选派一位能言善辩之人。”

曹正淳思索片刻,说道:“王爷,参军李逸足智多谋、口才出众,定能担此重任。”

杨起看向帐外连绵的营帐,说道:“好,即刻传李逸。”

不多时,李逸来到帅帐。杨起将劝降之事详细说明,李逸领命后,带着几名亲兵,快马奔赴曲阜城。

到了曲阜城下,李逸高声呼喊:“我乃东路大军参军李逸,求见城中主事之人!有要事相商!”

城墙上的士兵警惕地注视着他们,片刻后,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李逸等人被带进城内。

在曲阜孔家的宅邸中,李逸见到了孔家当代家主孔令诚,以及几位孔家的重要人物。李逸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孔先生,久闻孔家乃圣人之后,以仁、义、礼、智、信为本,传承千年。

如今我东路大军兵临城下,这曲阜城已被重重包围。十多天的征战,想必先生也看到了,继续抵抗,只会让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孔令诚面色凝重,微微皱眉道:“李参军,我孔家世代受朝廷恩泽,如今鲁王之后陈东煦有令,要我等坚守,我等怎能轻易违背?”

李逸微微一笑,目光平和却坚定:“孔先生,鲁王陈德安所作所为,早已背离了圣人之道,致使山东百姓生活困苦。如今秦王杨起兴正义之师,旨在平定战乱,恢复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与孔家所倡导的仁爱天下,又有何不同?”

孔家一位老者冷哼一声:“话虽如此,但我等若降,恐被天下人诟病,有辱孔家名声。”

李逸连忙说道:“老先生此言差矣。如今形势,并非是孔家贪生怕死而投降。

恰恰相反,这是孔家以大义为重,拯救曲阜百姓于水火之中。

若因所谓的名声,让这曲阜城陷入战火,无数百姓性命不保,这才是真正违背圣人教诲啊!”

孔令诚陷入沉思,许久没有说话。

李逸继续说道:“孔先生,秦王向来敬重孔家,深知孔家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要孔家愿意归降,

秦王承诺,不仅会保护孔家的尊严和地位,还会大力支持孔家传承文化,弘扬圣人之道。日后,天下人只会称赞孔家顺应大势,心怀苍生!”

这时,一直沉默的孔家二公子开口道:“李参军所言不无道理。如今这战乱局势,百姓苦不堪言。

我孔家若能为百姓谋得一份安宁,也算是践行圣人之德。父亲,我觉得可以考虑归降之事。”

其他几位孔家子弟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孔令诚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罢了罢了,李参军,我孔家愿意归降。但还望秦王殿下能信守承诺。”

李逸大喜,连忙拱手道:“孔先生放心,秦王必定言出必行。”

就这样,在孔家的带领下,曲阜城城门大开,杨起率领东路大军顺利进驻。

曲阜百姓见大军纪律严明,并无骚扰之举,心中的担忧也渐渐消散。

杨起在孔家宅邸会见孔令诚等人,诚恳地说道:“孔先生及各位深明大义,实乃曲阜百姓之福。

今后,还望孔家能与我等一同为这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孔令诚拱手回应:“秦王殿下客气了,愿为天下太平尽孔家一份绵薄之力。”

曲阜城的归降,为东路大军平定山东的进程带来了转机,也让山东大地的百姓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