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陷在沙发里,北纬三十度的夏日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落在两人的肩头。惬意的午后,空调吹着凉风。一抬眼就能望见的玄关柜子上摆放着的两个木质相框,一张拍立得照片,是男孩儿和女孩儿手牵着手的小小背影;另一张还是同样两个人,他们一起在温布尔登的碧绿色草地上捧起了金色的挑战者杯。
这间公寓里所有的摆设都和当年别无二致。他们曾经紧紧相拥的沙发,一整排的樱桃木书架,以及挂在书架上的、他送给她的球拍。
东西依旧,怀中的人也依旧。
这里离上海很近。以后每年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他们都预备回来小住。俞枫晚曾在这里度过了最孤独也最温柔的一段时光,因为那头小鹿的停留,他的荒原得以生机勃勃。
「你想写吗?」俞枫晚低下头,亲了亲爱人的唇角。
「老实说,有点儿想的。」时鸢半躺在他怀里,蹭了蹭他的下巴,像一只小猫,「我想听你说你小时候的事情呀,还想全部记录下来……但是你不喜欢的话就算了,偷偷说给我听吧?」
「不会不喜欢。我只是怕占用你太多的精力。」俞枫晚解释道,「但只要执笔的人是你,无论你写下的是什么,我都会非常喜欢。」
像是想要证明这件事,他又补充道:「你写的东西我都有看。」
「诶?」
「那本《星垂平野》,我看了很多遍。」
还有她写下过的那些特稿也是。俞枫晚都看过很多遍。
当思念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候,他就会去看她写的书,翻阅一遍又一遍,有些句子甚至能背下。
以至于现在,他可以脱口而出——
「你在里面写过:急于求成难免处处碰壁,但如果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去做正确的事,那么事情就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哪怕中途有再多波折也没有关系。」
俞枫晚想,他真的遭遇了很多很多的挫折。可是生命就是这样的,你必须允许一切发生。既要允许成功,也要允许失败,要允许幸运,亦要允许不幸。沉稳地去应对一切,相信永远有人爱你和支持着你。
「所以每一次复健疼到做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鸢鸢总是让我耐心一点儿,如果我再耐心一点儿,那么下一次,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一些。」
「后来我站在球场上,无论怎样的大比分落后,我也都会想,我没有其他的目标,我只要把每一个动作做好,把眼下的这一球打好,一球又一球,直到最后一刻。」
「然后——」
「耐心等待球进入最佳击球区。」
-END-
第26章后记
1
小作文:耐心等待球进入最佳击球区
一直想提笔写《招惹》的小作文,但忙于工作和更新,总觉得写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反倒是此时此刻在云端之上——第N+1次从深圳飞上海虹桥——才真正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动笔去写下这段文字。
毕竟我相当一部份小作文、后记等,都是在候机厅和飞机上写就的。
《招惹》一定是我2022年能写出的最好的故事。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晚鸢的爱情使它丰满,但它的内核、那些我称之为「骨」的东西,是一些偏向哲学的人生底层逻辑。
在谈这些底层逻辑之前,我们先谈谈Mental,也就是精神力量。
这是一个谈论网球就避不开的词。世界级的球员,没有一位是不具备「天赋」的,天赋只是你打入ATP或者WTA前100名的入场券;而那些能让你真正长期稳定在世界前十、乃至拿下二十个职业生涯大满贯的,一定是强大的Mental。
时鸢是我写过的Mental最强的角色,虽然她不是一个网球选手,而且光看人设非常温和,但事实上,面对他人对俞枫晚的诋毁,以及对自己的恶意中伤,她能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正面对抗。看上去胆小的女孩子,实际上是最倔强不过的。我笔下的女性角色永远不会缺少「为所爱之人拔剑」的内核,她们会浴血而战,提着利刃,走向属于她们的战场。
在故事的开始,俞枫晚的Mental则不够强大。他固然拥有绝佳的天赋,在青少年组的比赛中拿下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但他进攻性的打法、对制胜分的渴望、焦躁的性格等等,都使得他距离「伟大球员」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我在故事里写到,周院长对时鸢说:有些你觉得很糟糕的事情,可能要从十几二十年后往回看,才能评价它对你人生的影响。
这句话的对象是时鸢,但我真正指向的人,却是俞枫晚。
如果没有那次铺天盖地的诋毁,没有这样一段跌入谷底满身泥泞的挫折,天之骄子的他不会拥有那沉寂下来的两年,不会去反复咀嚼和接受痛苦的滋味,也不会因此而遇到时鸢。
俞枫晚在时鸢身上看到了很多他所不具备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是通往GOAT(历史最佳)道路上的必需品,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正是因为这两年的沉寂,也正是因为遇到了时鸢,俞枫晚的Mental才真正建立起来了,并且不断攀升。
打网球,最终打的是心境。这是一项修心的运动,你要做的就是平静、耐心,尽你所能把每一球都打回去,这就是Mental的力量。很多时候影响你胜败的并不是那一个制胜分,不是一个绝顶好球,而是你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挫折与逆境,无论是大比分落后还是身陷囹圄,都要把眼前的一球回击过去,一球又一球,直到最后一刻。
这也由此引申出了这个故事的最终内核:平静、耐心,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耐心等待球进入最佳击球区。
《招惹》看上去在写爱情,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写爱情;看上去是在写网球,其实根本就不是写网球。
耐心等待球进入最佳击球区,就像是耐心等待猎物进入最佳射程范围——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球场逻辑」,这是我的处事态度和人生哲学。
在人生的旅程中,幸福是意外,不幸福才是常态。挫折、痛苦、失败、困惑、自我怀疑,这些东西才是生命中的常态。而事实上,决定我们和其他人最终差异的核心因素,就在于你是如何面对这些「常态」的。
你要做的就是平静下来,深呼吸,耐心一点儿,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把事情做正确,然后在球落入最佳击球区的那一刻,打出一个制胜好球。
大多数人往往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打出一个制胜好球」上,但其实更难能可贵的是平静、耐心,以及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
在球场上,是把球打回去更重要,还是动作正确更重要呢?一定是后者更重要。前者可能是运气——即便你用一个错误的动作把球打了回去,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次还能成功,而更糟糕的是,等到球进入最佳击球区时,你可能反而把握不住那个机会、打不出制胜分了。
所以一定是每一次正确的动作更重要。在这期间,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聚沙成塔,你知道你是在做正确的事,并且一次又一次把它做正确,这样等到真正的机会到来时,你才能一举把握住它。
因此,一定是「平静、耐心,认真任何做好每一个动作」更重要,而在最佳击球区回出一个漂亮的好球,只是顺理成章一定会到来的事情。你只需要等待那一刻的到来,然后猛烈地挥拍。
我写书也是一样的。我当然知道表达更深层次的东西很难,很容易没流量、没人看,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事情」,就好比你在做好每一个挥拍动作。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短篇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去写,市场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以流量作为评判的标准,但长篇绝对不行。长篇一定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写你觉得真正值得展现给世人的东西。那是你活在这个世上留给许多素未谋面的人的礼物,你拼尽全力正是为了这样一件事。
就好像乔布斯所说的那样:「Younevermeetthepeople,younevershaketheirhands,youneverheartheirstoriesortellyours。Butsomehow,intheactofmakingsomethingwithagreatdealofcareandlove,somethingtransmitted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