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位老奶奶,阳阳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她是幸福食堂里的宋奶奶啊,她做饭可好吃了,我喜欢她做的炒米饭、可乐鸡翅、八珍豆腐,还有小酥肉,她会做很多好吃的呢。”
“幸福食堂里有三个老奶奶呢,宋奶奶,董奶奶,还有谭奶奶,还有两个老爷爷,一个叫蔡爷爷,一个是王爷爷。”
姥姥一脸诧异,看向李月:“你把阳阳送到幸福食堂去了?”
她了解女儿的为人,肯定不是带阳阳去幸福食堂消费吃饭的。这段时间自己生病,家里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了。
李月点了点头:“昨天派件太忙了,我实在顾不上阳阳。要是带着他,我怕有危险;要是看不住,万一……”被人拐跑了怎么办,只是这话她不能说,阳阳还在旁边呢,小家伙听得懂。
母亲明白了李月的意思,心里一阵难过:“要不,明天把阳阳送到医院这边来?让他就在我的病房里待着,哪儿也不让他去,等你下班再来接。”
阳阳连忙摇头:“我不要,医院里好多医生,阳阳怕,打针痛痛的。”
“不怕不怕,阳阳乖乖的,护士阿姨和医生阿姨都不会给阳阳打针的,阳阳又没有生病。”
但阳阳还是不肯,眼睛里泛起泪花,说哭就哭了。
“哇……”
“大晚上的,还让人休息不?这里是医院,不是托儿所。”外面传来其他病房病友的抱怨声。
李月赶紧抱着阳阳往外走,临出门前还叮嘱母亲:“您就好好养身体,别操心这些事儿,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我知道,我只是心疼你,我没想到我老了老了,却给你添麻烦了,早知道我就不……”
“妈!”李月打断了老母亲的话,“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等您休养好身体再帮我带阳阳,您可得养好了,这样我才没有后顾之忧。”
等李月带着阳阳离开后,李妈妈长叹了一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想哭又忍了回去。
她这辈子也算经历过大风大浪,早些年丈夫和儿子都没了,就和女儿李月相依为命。李月所嫁非人,提出离婚时,她咬咬牙同意了。
她平时在小区周围打零工,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李月上班赚钱给阳阳攒学费和课外辅导班的费用,本来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没想到她出了车祸,还没养好身体又二次感染。
家里刚出事的时候,还有亲戚帮忙,现在大家都躲着她们娘仨,怕惹上麻烦。
现在来医院帮忙送吃喝的,都是关系不错的邻里,还有她打工单位的两个姐妹。人家也不是义务帮忙,来一次就已经很难得了。
如今的社会啊,都说人都要往上爬。前段时间她看新闻报道,说就算是过年发“过年好”,对有用的人来说,这是交流的机会;但对无用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种打扰。
她虽然已经60岁了,却不想做个没用的人,不想打扰别人,也不想成为女儿的累赘。她还能做很多事情,等身体恢复好了,就去摆摊卖煎饼果子,做些出力就能赚钱的事,帮女儿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红红火火奔小康。
给自己立下目标之后,李妈妈端起女儿送来的鸡汤,刚拿起来,就发现下面放着两张红色钞票。
她本忍着的眼泪,在看到那200块钱的时候,流了下来。
这钱……女儿什么时候放的?
她敢打赌女儿身上绝对不超过200块,居然都给她了。距离发工资还有半个月啊,那女儿和阳阳这段时间怎么过?
李妈妈拿出手机给李月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