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众文学>安史之乱李亨逃到哪里 > 第124章 薛贵连升四级(第1页)

第124章 薛贵连升四级(第1页)

殿下,杜甫真是个人才!”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裴冕兴冲冲地对李亨说。

“裴相,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李亨见新任右相如此高兴,不禁来了兴致,好奇地问道。

“殿下,老臣听人讲,这两日长安城中的孩童都在唱一首童谣。”裴冕微微躬身,语气中满是神秘。

“童谣?你的意思是,长安城的孩童都在唱同一首歌?这倒是稀奇。”听裴冕这么一说,李亨更感兴趣了。

“是的,殿下。杜甫去了宣闻司任员外郎,编了一首童谣。房相看了甚是满意,连夜让人印刷了五百张,分发到城中各处。

没成想,短短两日工夫,孩童们便都唱开了。”裴冕忙不迭地点头。

“哦?”李亨愈发好奇了,追问道,“那这童谣究竟是何内容,能这般迅速地传遍全城?”

裴冕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地念道:“薛校尉,本领强,铁骑纵横守大唐。华阴地,巧布防,截杀斥候威名扬。崔乾佑,心发慌,半夜被杀回马枪。真勇士,战八方,杀得叛军喊爹娘!”

裴冕念完后,李亨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妙!实在是妙!这杜甫真是让人意外。都说杜甫律诗写得好,没想到,他编顺口溜的功夫也是一流的!”

裴冕也跟着笑了起来。

李亨微微摇头,嘴角仍挂着笑意:“这童谣看似简单直白,实则朗朗上口,极易传唱,你才念了一遍,本宫就完全记住了。

这样的童谣,用于鼓舞士气,振奋民心,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裴冕颔首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如今这叛军还没来,城中百姓早已人心惶惶。

这童谣一传开,百姓们听闻我大唐将士如此英勇,也能壮几分胆气。”

李亨微微敛了敛笑容,目光深邃地说道:“既然有了成效,就要推广下去。裴相,你们中书省还有兵部的消息比较多,一有好消息,就转给宣闻司,让他们将前线的英勇事迹或编成歌谣,或改为传奇,及时投放到城中各坊和歌楼酒肆中去。

这个要和《唐风报》配套使用。本宫建议,你们可以在城中各坊设一个宣讲处,由德高望重、熟悉朝廷时政的乡绅负责宣讲报纸上的内容。”

“殿下此策甚妙,老臣定当全力督办。”裴冕躬身说道。

“裴相,那个薛贵可有消息?”李亨问道。

“殿下,老臣正要禀报此事。今晨兵部收到渭南县发来的塘报,薛贵所部两次泅渡渭河,躲开了叛军三千骑兵的追击。

入夜后,薛贵率领六百骑兵,再次穿插到华阴郡以东五里处,连续全歼叛军两旅骑兵,俘获五十余人,大获全胜!”裴冕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躬身将塘报递上。

李亨接过塘报,看了一遍,不由得喜笑颜开,问道:“这个薛贵,以前是冯翊郡的响马吧?”

裴冕愣了一下,不知李亨此时提这个的用意何在,只是默然点了点头。

李亨见裴冕没说话,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继续说道:“李辅国真是慧眼识英才。英雄不问出处,这样的人才一定要重用!”

“李公公确实独具识人之能。”裴冕赶忙附和道,“高侍御只见了他一面,当即就上书兵部,非要将他留在自己麾下。第二天,高侍御就让他独自率领三百人,前往华阴郡扰敌。

如果不是对大唐忠心赤胆,怎能担当如此重任!”

“薛贵能得李辅国与高侍御这般赏识,定有非凡之处。”李亨接过话茬,问道,“薛贵现在是什么职务?”

“目前在神策军后营任校尉,兵部给他定的品级是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裴冕想了想,回答道。

“那就升他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李亨直截了当地说道。

“殿下,上次高侍御也不过是连升两级,给薛贵连升四级,不合制度吧?”裴冕面带疑虑,拱手出言。

“制度?制度还不是人定的?”李亨说道,“我大唐正值用人之际,不论出身门第,只要心向大唐,能为社稷效命,都应该给予机会。

薛贵之前不过是一介响马,如今能成为我大唐之猛将,足见其赤诚与勇略。

往后像这种有本事却被身世所累的豪杰,还要多加发掘,量才选录,破格使用。

本宫破格重用薛贵,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唐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此,天下豪杰才会纷纷入我彀中,为我所用!”

裴冕心领神会,应承道:“殿下宽宏大量,英明果断,不拘一格揽人才,让老臣感同身受。

老臣一定将殿下之意传达下去,令各部、各寺、各州郡用心寻觅、积极举荐各类人才。”

“冯翊郡那边是什么情况?”李亨又问。

“殿下,据探马急报,崔乾佑昨天就已经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冯翊郡。冯翊郡太守以下全部投降。此外,崔乾佑所部还顺便侵占了蒲津关。

再者,除了留下五百兵马守蒲津关,五百兵马守冯翊郡,其他兵马今日就会向西进犯。

老臣与兵部估计,叛军明日就可以南渡渭河,进占渭南县,后日就可以达到霸陵,后日晚上,最迟大后日早晨就能打到长安城下。”裴冕一五一十地说道。

“长安城中的防守准备得怎么样了?”李亨关切地问道。

“殿下,老臣和韦相、房相以及兵部对各条防线进行了严格检查,准备还算充分。

只是,颜侍郎和建宁郡王所部都是新招募的壮丁,训练时间太短,恐难发挥作用。”裴冕一脸忧色地禀报道。

李亨点了点头。城中能战之兵就那么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还多亏了这个薛贵,硬是让叛军迟滞了好几天。没有他大杀四方,叛军前日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他知道,绝不能小看这临阵前的几天时间。对于长安来说,每一天都相当宝贵。多准备一天,就多一分胜算,少一分危险。

“薛贵还在渭南县以东吧?”李亨突然想到,薛贵所部人少,崔乾佑一旦渡过渭河,他们将插翅难飞。

裴冕点了点头。

“快!让兵部传令,速速召回薛贵,一刻钟都不能延误!”李亨着急地说道。这么好的将才,他以后还要重用的,不能就这样葬送了。

裴冕闻言,拱手告辞,一路小跑着出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